廣昌白蓮是“贛蓮”的典型代表,具有香、甘、爛、綿的獨特地方特色。廣昌白蓮的外觀形狀及色澤用感觀直接分辨。外形有圓形、卵圓形及卵圓形三種類型。顏色呈淡黃色至微黃色。經傳統工藝加工的蓮子散發出其本身特有的芳香氣息,這是廣昌白蓮固有的共性
清代,廣昌白蓮種植已甚為普遍,縣志中有“滿縣花枝放呈祥”的詩句。1918年,日本派員對廣昌白蓮種植、加工、外銷做了系統考察,在東亞同文會編撰《支那省別全志》一書,書中贊譽廣昌白蓮為“蓮中珍品”。據明正德《建昌府志》和清同治《廣昌縣志》記載:“白蓮池在縣西南五十里,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居人曾延種紅蓮,其中數載變為白,于白蓮中得金范觀音像,后一年,白蓮又變為碧”。(清同治《廣昌縣志》)“惠安寺在興城鄉,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延舍田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
廣昌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撫州市南端,東靠武夷山脈,與福建省建寧縣毗鄰,西與寧都縣交界,北與南豐縣接壤,南與石城且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6°6′~116°34′,北緯26°30′~26°59′。東西45公里,南北長55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全縣白蓮種植幾乎遍及全縣11個鄉鎮129個村,主要分布在驛前、赤水、頭陂、水南、甘竹、盱江、千善、長橋、尖峰、塘坊等鄉鎮,保護面積達8萬畝以上,年產量600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