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
漢代?;韬顕z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墎墩苑-?;璨貙殹比骈_放
新聞發布會舉行
睽違已久的?;韬顒①R主墓
在完成考古發掘和相關建設之后,
迎來了首批參觀游客。
?迄今我國發現的最大漢代列侯墓園?
作為海昏侯國遺址最核心的部分,
墎墩苑(劉賀墓園)是西漢第一代?;韬睢?/p>
故昌邑王、漢廢帝-劉賀(前92-前59年)
及其部分家庭成員的墓地,
面積約4.6萬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
劉賀墓(M1)及侯夫人墓(M2)
坐北朝南,位居墓園中心,
周圍七座祔葬墓(M3-M9)埋葬的
則是劉賀的未成年子女、姬妾,
它們與配套祭祀建筑(祠堂、寢)、
吏舍、門闕、園墻、水井等,
共同構成了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
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園,
而且也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發現的
唯一帶有真車馬陪葬坑的墓葬,
呈現了兩千多年前漢代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喪葬觀念。
劉賀墓園內出土的
金器、玉器、青銅器、
漆木器、竹簡、木牘、陶器等
共計一萬余件套珍貴文物,
是漢代政治、經濟、文化、
藝術、科學技術水平的真實寫照。
“海昏藏寶”全面展示海昏侯生活圖景?
墎墩苑展示以“?;璨貙殹睘橹黝},
旨在表達劉賀墓園
對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寢制度、
西漢列侯等級墓葬制度的重要價值。
墎墩苑把一座實證西漢盛世文明的
文化寶庫呈現在大眾面前
它的正式開放,
對深入闡釋遺址的
突出普遍性價值、完整性價值和
真實性價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墎墩苑整體建筑風貌結合遺址屬性
與當地風土人文,
在滿足保護、遺址價值闡釋的要求下,
自然地融入周圍的環境和景觀,
與文物環境融為一體。
墎墩苑展陳分為墓園規制、考古歷程、保護展示、劉賀主墓、外藏車馬坑五個展示部分,以營造遺址的現場感為設計原則,圍繞劉賀墓遺址、墓前祭祀建筑遺跡、車馬坑遺址三大展示核心,運用原貌展示、場景營造、藝術裝置、考古復原、數字演繹等多種手段及現代技術,結合圖文展示內容,全景式、全方位、全過程,展現劉賀墓現場遺跡及劉賀墓的考古發掘、保護展示工作及成果。展示總建筑面積4255.08㎡,其中以展示墓前祭祀建筑遺跡的半開敞式空間約2000㎡,展示劉賀墓主墓遺址、車馬坑遺址的室內封閉空間約1960㎡。
?遺址+藝術 感受漢代建筑之美?
在現場記者看到,
半開敞式展覽空間
通過祭祀建筑基址標識展示、
祭祀建筑屋頂藝術裝置
及祭祀浮雕藝術壁畫展示,
將現場遺址與藝術呈現有機結合,
讓游客既能清晰了解遺址遺存的
相關信息、漢代墓前祭祀藝術場景,
又能感受漢代建筑之美。
尤其是劉賀主墓,在保護修繕的基礎上,復原展示主墓結構、重要隨葬品等,并結合裸眼3D動態演繹對劉賀墓各庫室、藏品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墓坑上方通過360°四面懸吊熒幕,展現劉賀墓園的修建過程及漢代列侯的喪葬禮儀,全景式還原2000多年前漢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南側墻面的升仙圖藝術壁畫則直觀展現了漢人祈愿靈魂升仙的觀念。四周墻面展示劉賀墓及其夫人墓考古發掘及保護工作、文物的保護修復及海昏之最的相關內容。
外藏車馬坑通過
還原車馬坑考古發掘時的遺跡場景,
讓游客仿若置身考古現場,
身臨其境感受考古發掘狀態。
復原車馬坑出土的駟馬安車模型
與車馬出行壁畫對景呈現,
讓游客直觀感受漢代王侯出行的赫赫威儀。
未來,
遺址公園還將繼續推進館藏金屬器、
漆器及竹簡等文物的保護與修復,
加強研究闡釋,活化文物利用,
提升游客文化體驗,
切實將?;韬顕z址公園打造成為
大遺址保護的“江西樣本”
和江西考古文化新名片!
來源:南昌發布、洪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