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閣臨贛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聞名,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標。盡管屢毀屢建,如今的建筑是近代翻修過的,也很難感受到古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但它仍是人們來南昌的必到景點之一。到南昌看滕王閣,總不失是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
景區主要由滕王閣主閣,和南北兩面的小園子組成,登樓望遠是游人來此的主要目的。主閣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的建筑,其實它里面還有三個暗層和一個設備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有九層。
主閣的第一層是序廳,進門正前方是一尊漢白玉雕的《時來風送滕王閣》,門前一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拱聯。在廳內走走,能看到許多名家手筆的匾額和楹聯,讓人感到滕王閣不凡的地位。二層是暗層,墻壁上是先秦到明末江西80多位杰出人物的畫像;三層北耳廳有一個茶座;四層和二層相似,墻壁上是反映江西山川風貌的壁畫。
繼續往上來到第五層,五層是觀景的好地方,整個滕王閣的精華就在這里。中廳墻上銅板雕刻的《滕王閣序》是蘇軾的手筆,旁邊是王勃拿著酒杯的塑像,而東廳中央則是滕王閣的全景模型。漫步回廊,眺望贛江蒼茫的江水,雖然對岸早已是高樓林立,不復當年的景致,但遙想當年文人雅士在此吟詩作對的場景,心中總有些感慨。
由此再上一層是一個仿古戲臺,檐下懸著蘇東坡手書的“滕王閣”金匾。從主閣下來,時間充裕可以去到南園和北園逛逛,仿古的園林環境不錯。如果你想節約錢,可以不進景區,在外面也能看到滕王閣全景,只是拍照角度沒那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