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 “強龍頭,建基地,樹品牌、連農戶” 的總體思路,江西贛州市贛縣區全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致力于促進農業實現轉型升級,提升經濟效益。當地精心培育了一批基礎扎實、優勢突出、特色鮮明且前景廣闊的農業企業,積極申報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贛縣區已擁有 18 家農業產業化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 8 家,業務覆蓋糧食、臍橙、油茶、食用菌、禽蛋、湖羊等眾多優勢特色產業領域。
在豐富產業品類,擴大產業規模方面,贛縣區成效顯著。當地秉持 “穩住存量、挖掘潛力、培育增量” 的原則,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農產品資源,像臍橙、蔬菜、油茶、腐竹、板鴨、蜂蜜等。歷經多年培育發展,全區臍橙種植面積達 11.85 萬畝,產量高達 1098 萬噸;蔬菜種植面積為 12.79 萬畝,產量達 23.88 萬噸;油茶種植面積達 32.454 萬畝,茶油產量為 5030 噸;板鴨產量約 250 萬只;蜂蜜產量接近 1000 噸。
贛縣區大力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以及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發展,積極籌備 “贛鄱正品” 品牌主體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 “菜籃子” 生產基地建設,以此推動農業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戶實現增收致富。全區累計建成 2 個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示范基地、2 個省級科技小院、1 個省級智慧農場、5 個市級富硒產業高標準示范基地、7 個市級富硒產業示范基地以及 2 個市級綠色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擁有有效期內的綠色食品 27 個、有機認證 36 個、有機轉換認證 7 個、富硒認證 225 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5 個、贛鄱正品 4 個、圳品 2 個、粵港澳大灣區 “菜籃子” 基地 6 個,還有 1 家企業榮登全省企業產品品牌百強榜 。
在科技助力農產品加工領域,贛縣區表現突出。依托區內豐富的農業資源,贛縣區重點聚焦糧食、蔬菜等領域,大力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發展。通過實施一系列農產品加工項目,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引入現代化的廠房設施、自動化與數字化的生產線,運用全新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促使企業從粗放的初級加工向精細化的精深加工轉變。
例如,江西晶星食品有限公司借助富硒蔬菜面加工項目,成功實現生產工藝的優化升級;贛州軒轅春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憑借臍橙全自動分選加工項目,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加工流通能力。同時,贛縣區積極推動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地區合作,逐步構建起集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完整體系。比如江西一粒紅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拓展茶樹菇生產線時,積極參與美食直播活動,并與贛州郵政、贛州農業銀行興農商城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強化產業鏈的延伸、補齊和做強,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內生發展動力。
在精準服務產業發展上,贛縣區也不遺余力。為有效緩解農業市場經營主體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贛縣區創新性地推出金融服務模式。在遵循金融運行規律,堅持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在借貸雙方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積極推動產融合作,暢通政府、企業、銀行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合作渠道,為有意愿、有能力發展農業產業的農戶、農業市場經營主體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無需抵押、利率超低且由政府貼息的 “農業產業振興信貸通” 貸款。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發放貸款金額達 9.69 億元,為農戶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注入了強大動力,宛如為金融賦能農業發展鋪就了一條 “高速通道”。
在促進農產品銷售與農戶增收方面,贛縣區積極作為。自 2024 年起,贛縣區緊扣農產品的特色優勢,組織相關企業前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地區,參加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產銷對接會達 20 余次。通過這些活動,成功推動富硒山茶菇、有機臍橙、贛南西柚等多款農產品入駐贛南硒品深港直供館,顯著提升了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與此同時,贛縣區積極鼓勵企業發展電商入村、直播賣貨等新興業態,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的方式,為農產品開辟全新的銷售渠道。目前,全區農產品網絡銷售態勢良好,其中果蔬產業在全省排名第 4 位。此外,全區龍頭企業在帶動農戶方面成效顯著,通過訂單、股份、服務協作、土地流轉、用工聘用等多種方式,帶動農戶數量超過 13000 戶。例如,贛州綠林灣農牧有限公司與下濃村、土龍村、三溪村等 9 個行政村構建了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采用 “以工代養”“寄養” 等模式,帶動 110 戶脫貧戶參與湖羊養殖,實現戶均增收 4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