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氣候宜人,風景如畫,是躲避酷暑、享受清涼的絕佳之地。我們從兩年前開始,每年夏天都會到這兒住上幾天,享受愜意時光。
在江西上饒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北麓,有一個美麗的引漿畬族村,這里峰巒連綿起伏,泉水潺潺流淌。綠樹掩映之中,坐落著一座座溫馨的院落。來自上海的游客倪鳴正和家人在此開啟避暑之旅,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清涼。
現在越來越多的游客將目光投向大自然,山野鄉村成為了避暑的熱門之選。在中部省份江西,消夏的方式豐富多樣,你可以登上武功山,沉浸在高山草甸的美景中;也能入住望仙谷,隱匿于山澗峽谷之間;還能前往 “白云深處” 的靖安,體驗閑適的生活。各地游客紛紛來到江西,在山水之間尋覓清涼,度過一個舒爽的夏天。
江西山水憑什么吸引游客?
江西堪稱山水旅游資源的寶庫,素有 “六山一水二分田” 的說法。唐代詩人李白曾盛贊江西山水:“予行天下,所游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壯觀也?!?從地形圖上俯瞰江西,它三面環山,一面臨大河,南部有九連、大庾山脈層巒疊嶂;東部有武夷、懷玉山脈峻峭聳立;西部則有羅霄、幕阜、九嶺山脈蜿蜒巍峨。
入伏之后,高溫熱浪席卷了多個地區,湖北、湖南、重慶、廣東、江西、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區甚至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對傳統高溫城市避暑旅游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傳統高溫城市居民的整體出游意愿高達 94.6% ,“哪涼快哪待著去” 這句調侃,也體現出人們對避暑游的強烈需求。攜程數據顯示,今年 7 月以來,與避暑相關的搜索量環比增長了 55%。木鳥民宿發布的《2024 民宿避暑游報告》也表明,入伏后,避暑游需求迅速攀升,7 月以來,民宿訂單量較上月同期增長了 88%。
江西擁有豐富的山岳型旅游資源,綠色是其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面對如此旺盛的避暑需求,江西多地紛紛行動起來,抓住避暑商機,將當地的 “涼” 資源轉化為 “熱” 經濟,熱情邀請游客前來享受清涼時光。
“涼” 資源如何轉化為 “熱” 經濟?
在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大覺山下的鶴城鎮大覺山村,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間。游客們有的在山水間悠然漫步,有的在溪畔靜靜納涼,一幅充滿田園詩意的畫面撲面而來。資溪縣地處閩贛交界、武夷山西麓,森林覆蓋率高達 87.7%,榮獲國家級 “避暑旅游目的地” 稱號,遠遠望去,遠山連綿,滿眼翠綠,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如今,鄉村民宿越來越受到游客的追捧,成為當地休閑避暑度假旅游的重要載體。
記者從資溪縣文旅局了解到,目前該縣擁有民宿 50 家,營業房間 534 間,床位共計 965 張。資溪民宿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將住宿與鄉村休閑、農事體驗、避暑、親子、研學等多種元素相結合。以南源民宿為例,7 月份的入住率達到 60% 以上,周末更是一房難求,入住率高達 100% 。
同樣,“涼爽” 的生態也是江西省靖安縣的一大魅力所在。有句俗語叫 “身上無棉,莫上中源”,炎炎夏日,位于江西九嶺山脈腹地的靖安縣中源鄉迎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部分民宿甚至出現 “一床難求” 的火爆場面。靖安縣作為江西首個國家級生態縣,森林覆蓋率高達 84.1%,全縣 11 個鄉鎮均為省級生態鄉鎮。中源鄉最高海拔 1794 米,森林覆蓋率接近 90%,夏季平均氣溫僅在 18℃至 22℃之間。來自南昌的鐘凌靈表示:“每年夏天我都會帶著孩子來這兒住一段時間,身心都能得到極大的放松。” 靖安縣雖然沒有高鐵和機場,但卻成功將 “涼” 資源轉化為了 “熱” 經濟。
官方數據統計顯示,截至 2023 年底,靖安縣共有民宿 829 家,床位 26000 余張,直接從業人員達 1.5 萬人。2023 年,全縣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 374.6 萬人次,同比增長 23.7%,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 18.2 億元,同比增長 22.3% 。
點 “綠” 成 “金”,持續創新發展
江西各地的消夏民宿為何如此火爆?江西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優越。自 2016 年 6 月被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全省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了經濟發展,生態紅利不斷釋放。消夏民宿的火爆正是綠水青山轉化為群眾增收致富源泉的有力證明。
靖安縣鄉村民宿辦主任范海浪介紹,以民宿產業為依托,通過帶動和輻射效應,全縣有近 790 戶農戶通過新建、改建、提升、返鄉創業等方式投身民宿產業發展。尤其是中源鄉,70% 的農戶都參與到旅游服務中,帶動全縣農民就業 1.4 萬余人,戶均增收超過 4 萬元。范海浪還提到:“我們把民宿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重點發展,致力于打造休閑度假型民宿產業,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縣級民宿協會和鄉鎮民宿協會,推動全縣民宿產業在規模和質量上實現雙提升。” 如今,當地正針對 “90 后”“00 后” 等新消費群體,精準發力,把握民宿產業的發展方向,持續為江西的 “涼” 經濟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