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上饒的廣信區,曾有一個名叫望仙村的地方,往昔這里一片貧瘠,人均年收入不足 4000 元,深陷貧困泥沼。早年由于過度采礦,生態環境遭受重創,山林失翠,溪水渾濁,整個村莊籠罩在一片衰敗的氣息中。然而,歷經歲月變遷,如今的望仙村已實現華麗轉身,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 “旅游村”,并在 2018 年成功脫貧摘帽,踏上了蓬勃發展的新征程。近年來,望仙村巧妙借助 “旅游村” 景區的溢出效應,有力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等產業鏈協同發展,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還將曾經滿目瘡痍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了令人稱羨的金山銀山。
踏入初春時節的望仙谷景區,仿若步入一幅詩意的山水畫卷。山巒間云霧繚繞,如夢似幻,崖壁之上,青磚褐瓦的仿古建筑錯落有致地屹立著,盡顯古樸典雅之韻。蜿蜒的青石板路上,游客如潮水般涌動,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之間,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望仙谷景區所在的望仙村,地處海拔較高的偏僻之地,山地眾多而耕地稀缺。曾經,無序的花崗巖開采活動,讓這片土地的自然生態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破壞,山體千瘡百孔,植被大量損毀,生態平衡被嚴重打破。為了徹底扭轉山鄉的落后局面,上饒市痛定思痛,果斷關停了村里的 130 余家采石場,同時叫停 200 余條石材加工生產線,全力謀劃綠色發展的全新路徑。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廣信區精心打造了峽谷漂流、棧道探險、巖鋪民宿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景點,在望仙村成功創建了 “望仙谷” 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如今,望仙村的建設步伐仍在持續邁進,二期民宿、民俗博物館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吸引了眾多在外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投身到 “旅游飯” 的熱潮之中。據統計,去年望仙村戶均增收達到了令人矚目的 5 萬元。
望仙村村民吳啟福感慨道:“正是家鄉優美的環境和火爆的旅游市場,讓我毅然決定回家創業。我開了兩家飯館,生意十分紅火,目前正籌備著第三家呢?!?/p>
為了給游客帶來更為優質的旅游體驗,近年來,廣信區以望仙谷景區為核心,進行了高瞻遠矚的統籌規劃,推動景區周邊鄉鎮緊密協作、相互配合,以景帶村,實現全域聯動發展。通過統一實施道路改造、環境整治、污水處理等一系列舉措,大力發展餐飲、旅游活動、運輸服務等與景區緊密關聯的配套產業。
記者深入探訪后發現:“距離景區三公里的樟澗村,探索出了別具一格的發展模式。他們建立起游客中心,專門承擔大團接待任務,并將游客統一分配到各家各戶,確保每一家民宿都能滿客運營,還積極協助老鄉們做好民宿的管理、經營以及建設工作。”
華壇山鎮的樟澗村,恰好位于望仙谷景區下游,是游客返程的必經之路。憑借毗鄰望仙谷景區的獨特區位優勢,樟澗村與望仙谷景區實行錯位發展戰略。自 2021 年起,樟澗村成立了民宿合作社,115 棟民宅在專業設計團隊的精心改造下,搖身一變成為 “一院一景” 的精品民宿帶,極大地滿足了游客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樟澗村村民周干華滿臉笑意地分享道:“我們這兒離望仙谷近,政府對我們民宿產業扶持力度特別大,貸款都是免息的?,F在,我家民宿一年的收入大概能有 20 多萬?!?/p>
廣信區華壇山鎮民宿協會負責人姜海飛介紹說:“以前,村民們開辦民宿都是各自為戰,力量分散?,F在,我們和車邊村、姜村聯合成立了民宿協會,由協會統一組織培訓、實施管理,開展集中采購。如此一來,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有盼頭?!?/p>
除了大力發展民宿和餐飲行業,距離望仙村 8 公里的鄭坊鎮洲村村,也另辟蹊徑,發展起了與民宿相關的配套產業。在旅游旺季,村里的洗滌中心全自動流水線每小時就能處理 100 套客房用品,高效運轉,為周邊民宿的正常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相關數據顯示,望仙谷景區去年接待游客量高達 310 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 5.28 億元,其輻射帶動景區周邊的經濟效益更是達到了 3 億元,當地受益群眾人數多達 10 萬人。借助景區強大的 “溢出效應”,目前,望仙鄉、華壇山鎮等鄉鎮的 10 多個周邊村落,已發展起民宿 1100 家、農家樂 386 家,戶均年收入超過 25 萬元,成功帶動 3800 多人實現本地就業。望仙村及其周邊區域,正以旅游產業為引擎,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一路疾馳,書寫著新時代的發展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