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了一篇聚焦江西永修的報道 ——《江西永修:“有機硅之都” 雙引擎競跑春天里》,將這座小城在有機硅領域的蓬勃活力呈現在大眾眼前。新春的氣息尚未消散,永修縣星火有機硅產業園 5G 智能工廠內已是一片熱火朝天之景。機械臂似訓練有素的舞者,精準 “拿捏” 產品;AGV 無人車如靈動的精靈,往返忙碌;大屏上,生產線數據實時跳動,宛如奏響一曲科技與工業交織的樂章,彰顯著 “有機硅之都” 獨有的生機韻律。
回首往昔,永修與有機硅的緣分,要追溯到 20 世紀 60 年代末。那時,條件艱苦,設備簡陋,老一輩建設者們憑借滿腔熱血與頑強毅力,在這片土地上播下有機硅產業的 “火種”。時光流轉,到了 1991 年,江西星火廠在永修成功建成萬噸有機硅裝置,為產業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永修有機硅產業一路 “披荊斬棘”,從萌芽到壯大,如今已匯聚上下游及配套企業 160 余家,構筑起國內最為完備的有機硅產業鏈條,還一舉斬獲中國百強產業集群殊榮,成為行業內熠熠生輝的 “標桿”。
然而,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有機硅之都” 也曾陷入低谷,在迷茫中探尋方向。面對重重困難與挑戰,永修歷屆縣委、縣政府初心如磐,篤定前行。他們精心謀劃,出臺一系列 “雪中送炭” 的扶持政策,為企業卸 “包袱”,穩預期;主動出擊,化身企業 “智囊團” 與 “急先鋒”,助力開拓市場,挖掘新機遇。正如永修縣委書記秦嶺所言:“在永修,歷任領導班子就像接力賽選手,一棒接著一棒,全力跑出有機硅產業發展的‘加速度’。產業崛起非一蹴而就,需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方能積跬步至千里,將產業做大做強?!?/p>
邁入 2025 年,新征程的號角已然吹響?!敖衲暾ぷ鲌蟾嬷靥岢觯虻刂埔税l展新質生產力,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永修縣緊跟時代步伐,緊握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這兩大‘法寶’,持續發力,力求在有機硅領域脫穎而出?!?永修縣有機硅創新研究院運營中心主任麻培智滿懷信心地說道。
回溯到 2017 年成立的永修縣有機硅創新研究院,近年來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人才培育等諸多領域 “多點開花”,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 “引擎”。麻培智介紹:“研究院的設立,意在以‘創新鏈’為筆,繪就‘產業鏈’藍圖,激活‘發展鏈’活力,勾勒‘生態鏈’盛景。當下,研究院二期工程正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 6 月將全新亮相。”
為給有機硅產業高質量發展 “賦能”,永修縣深入推進 “有機硅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匠心打造有機硅中試基地、省級 “產業大腦”、省級檢測中心三大前沿平臺,全方位滿足企業在產品信息交互、中試探索、技術攻堅、品質檢驗等各環節的需求。當下,有機硅中試基地與省級檢測中心已展露新姿,省級 “產業大腦” 建設也穩步啟航。
步入星火有機硅產業園產品展示區,一場有機硅的 “奇幻之旅” 就此開啟。從翱翔蒼穹的航天密封膠,到妝點生活的化妝品;從救死扶傷的醫用導管,到呵護嬰孩的奶嘴,有機硅如一位 “隱形魔法師”,悄然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有著 “工業味精” 美譽的有機硅,其下游衍生產品更是多達上萬種,市場潛力無窮。
持續擴容的市場需求,宛如強勁 “東風”,鞭策永修縣精耕產業生態,全力推動有機硅產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2021 年,永修縣巧借 “外腦”,成立有機硅產業發展顧問委員會,誠邀 6 位行業大咖擔任顧問委員。他們憑借深厚的專業造詣,通過顧問指導、技術問診、項目協作等多元方式,為產業發展精準 “開方”。與此同時,為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永修縣沿著有機硅產業鏈精準 “出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身先士卒,奔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展開 “敲門招商” 行動。自去年以來,已成功攬下 30 個有機硅項目。今年 1 月,永修縣首批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盛大舉行,20 個項目成功落地,其中有機硅項目 8 個,為產業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暖春的陽光輕柔灑落,江西宇創有機硅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歡鳴,各類數據在 “產業大腦” 的智能掌控下有序流淌。這家 2023 年落戶永修的重點企業,集有機硅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于一體,是科技創新型民營 “生力軍”。
“從簽約到開工,再到試生產,短短一年多時間,項目就順利落地,這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傾心幫扶,‘永修速度’令人驚嘆!” 公司總經理徐文感慨道。
如今,在永修這片產業熱土上,像宇創這般的有機硅企業如雨后春筍,紛紛扎根。2024 年,永修縣有機硅單體產量強勢突破 70 萬噸,占全國總產量 12%;硅油產量達 15 萬噸,占全國總產量 14%,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永修深耕有機硅產業的堅定決心與斐然成效。展望未來,“有機硅之都” 必將續寫華章,向著更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