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源縣思口鎮的考水茶園,嫩綠的茶芽在枝葉間探頭探腦,宛如大自然饋贈的翡翠。茶農們穿梭在茶樹間,指尖輕捻,將鮮嫩的茶芽收入竹簍,歡聲笑語隨著茶香在山間飄蕩,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這生機勃勃的一幕,正是上饒茶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上饒將茶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讓這片散發著悠悠茶香的產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大引擎。
產業發展,規模先行。上饒深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標準化的茶園建設是茶產業發展的根基。為此,上饒高標準推進道路、溝渠、林帶、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茶園發展保駕護航。一條條嶄新的道路蜿蜒至茶園深處,方便了茶農運輸茶葉和物資;整齊的溝渠讓茶園的灌溉與排水更加順暢,為茶樹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蔥郁的林帶不僅美化了茶園環境,還能有效調節局部氣候,減少自然災害對茶樹的影響。在這樣的努力下,去年全市新建茶園近 2 萬畝,提升改造低產茶園 1 萬余畝。
同時,上饒積極與海關合作,建立出口茶葉 “大基地” 智慧監管平臺。如今,該平臺已完成出口茶葉大基地基本信息錄入,這一舉措進一步打通了婺源茶葉外銷的渠道,讓上饒的茶香飄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有力提升了上饒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品牌是產業的靈魂,是打開市場的金鑰匙。上饒聚焦品牌建設,重點打造 “婺源綠茶”“河紅茶” 兩個品牌,全方位提升其市場影響力。為了讓這兩個品牌聲名遠揚,上饒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茶事活動,從熱鬧非凡的茶葉展示展銷會,到專業精準的專場推介會,再到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模式,多管齊下,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婺源縣更是出臺一系列獎勵辦法,從種植、加工到管理、銷售,全流程推進標準化、清潔化、精細化和國際化,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婺源綠茶” 成功列入首批 “中歐 100 + 100” 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成為了國際認可的優質茶葉品牌。鉛山縣也不甘示弱,全力將河紅茶打造成 “有品牌、有標準、有市場、有機制” 的現代茶業,讓河紅茶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科技賦能為上饒茶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茶園管理方面,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茶園的土壤濕度、溫度、光照等環境數據,為茶樹生長提供精準的呵護。在茶葉加工環節,引入智能化的加工設備,實現了茶葉加工的自動化和精細化,大大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和生產效率。同時,上饒還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開展茶葉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提升茶產業的科技含量。
文旅融合更是為上饒茶產業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以茶園為依托,打造集茶葉采摘、加工體驗、茶文化研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茶旅融合項目。游客們可以走進茶園,親手采摘嫩綠的茶芽,體驗制茶的樂趣;在茶文化博物館里,了解上饒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在茶園民宿中,享受寧靜愜意的田園生活。這種文旅融合的模式,不僅讓游客們感受到了上饒茶產業的魅力,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