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信區尊橋鄉茶園深處,“松野茶咖” 落地玻璃窗映著連綿茶田,游客捧著咖啡與遠山同框;玉山縣王宅水庫邊,“KUKU” 森林咖啡露營地的星空下,年輕人圍爐煮咖…… 去年以來,上饒青山綠水間崛起 50 余家 “村咖”,以 “咖啡 + 田園” 模式爆紅網絡,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場景革命:賣咖啡更賣 “詩與遠方”
“松野茶咖” 主理人余晴沒想到,2 月開業的咖啡館單日最高客流達 1200 人次。落地窗前,游客手持印有 “上饒白眉” 字樣的咖啡杯,背后是層疊茶田 —— 這里將手磨咖啡與千年茶鄉底蘊融合,推出 “茶咖特調”,還引入脫口秀、非遺手作體驗,讓一杯咖啡承載 “慢生活” 想象。
5 公里外的 “航線咖啡” 更具創意:臨近三清山機場的地理優勢,讓顧客可捕捉飛機掠過茶園的瞬間。登機牌造型杯套、國風毛筆字布幔,將 “飛行浪漫” 與田園野趣結合,日銷咖啡超 500 杯。主理人童志強直言:“年輕人來這不是為了咖啡因,是為了‘在茶園追飛機’的獨特體驗?!?/p>
流量密碼:老屋改造 + 數字營銷
廣豐區銅鈸山鎮的 “云邊” 咖啡館,由 4 名 95 后用閑置老宅改造而成。主理人林天翔從裝修起就在抖音、小紅書發布 “老屋變形記”,單條視頻獲贊超 10 萬。開業后推出 “山霧特調”(咖啡 + 本地蜂蜜),搭配茶園徒步路線圖,成功吸引周邊縣市 “Z 世代” 打卡。
“松野茶咖” 則玩起 “輪值主理人” 模式:瑜伽老師來辦戶外冥想課,插畫師現場創作茶田速寫,50 余名跨界主理人自帶流量,讓咖啡館每周都有新話題。章晨夫婦還開發茶咖衍生產品 —— 上饒白眉精油、柴窯面包,通過直播帶貨,周邊農戶的蜂蜜、茶葉銷量增長 3 倍。
鄉村蝶變:一杯咖啡激活 “美麗經濟”
恩山村支書林品清見證了村子的蛻變:過去冷冷清清的茶村,如今周末單日接待游客超 2000 人,10 家農家樂家家爆滿,村民擺攤賣茶點月入過萬?!按寮w以產業資金入股‘松野茶咖’,每年分紅 2.8 萬元,還帶動 18 人固定就業?!?夏樂輝說。
玉山縣 “KUKU” 森林咖啡更形成業態矩陣:咖啡露營地旁,新增親子農場、山地騎行道,村民將閑置房屋改造成民宿,日租達 300 元?!澳贻p人帶來流量,流量催生新業態,現在村里連便利店都新增了 3 家?!?謝仁財笑道。
從 “賣風景” 到 “造場景”,上饒 “村咖” 正以 “咖啡 +” 模式串聯起茶產業、文旅體驗、農產品銷售。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全市 “村咖” 年均引流超 50 萬人次,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超 8000 元。當拿鐵遇上云霧茶,這杯 “鄉村特調”,調出了城鄉融合的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