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上午 8 時,廣信區第一菜場內青箬葉飄香,6 家手工粽子攤位沿街鋪展,竹編簸箕里堆疊的三角粽、四角粽,在晨光中泛起琥珀色光澤?!袄夏棠?,您這灰汁粽再賣我 6 個,孩子在外地念書,指定要吃您包的!”“阿姨,單位同事托我捎 3 個蛋黃肉粽,說您家料足不膩!”…… 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與詢價聲交織,不少攤主剛出攤兩小時便已補貨三次。
在菜場東側,70 歲的黃婆婆正以三片粽葉疊成漏斗狀,填入浸透草木灰水的糯米,塞入腌足三天三夜的五花肉與咸蛋黃,再用棉線捆出 “十” 字紋?!盎抑找x晚稻糯米,用稻草灰濾水浸泡 6 小時,蒸出來才透亮不散。” 黃婆婆邊包邊說,她家傳的 “三纏九繞” 捆扎法讓粽子久煮不破,“這些日子每天都能賣千把塊錢,預訂的單子都排到 28 號了。”
相鄰攤位的 “80 后” 攤主溫金鳳則主打創新口味。她推出 “茶油梅干菜扣肉粽”“腐乳臘腸粽” 等新式組合,吸引不少年輕顧客?!白蛱煸囎隽?200 個,半小時搶空,今天特意備了 500 個?!?/span>
傳統與創新口味的碰撞,讓廣信區的手工粽子市場熱度飆升。據廣信區商務局不完全統計,自 4 月下旬起,全區手工粽子日均銷量突破 3 萬只,較去年同期增長 40%。在某平臺 “廣信優選” 直播間,“廣信龍舟粽” 制作技藝獲 20 多萬次點贊,帶動線上訂單量翻倍增長。
廣信區粽子產業的火爆,不僅是節日經濟的體現,也得益于當地對傳統美食文化的挖掘與推廣。近年來,廣信區通過舉辦美食節、民俗文化活動等,將粽子制作技藝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品嘗特色粽子的同時,也領略了廣信區的風土人情。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廣信區的粽子商家們正開足馬力,迎接銷售高峰。傳統風味與創新口味的粽子,正從廣信區走向全國各地,成為傳遞端午祝福與地方文化的美味使者。